来源 李东阳朋友圈
娃哈哈,不姓宗
辞职,或许只是射向宗馥莉的第一箭。
在离开且由宗馥莉实际控制的宏胜饮料集团注册“娃小宗”系列商标后,宗馥莉几乎明牌要和娃哈哈正面对决了。
她的优势在于手脚不被束缚,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构想来实施计划,而且在品牌年轻化这一块,宗馥莉踩过坑、有前车之鉴,最关键的是知名度已然打响,甭管新名称顺口与否,起码破圈了。
问题在于,被对标的娃哈哈忧患意识拉满,极其懂的后浪对前浪的冲击,摆好了架势开始用强硬手段来迎接宗馥莉。
如娃哈哈集团要求经销商不能在代理娃哈哈的同时代理娃小宗,必须做出“二选一”,否则将取消娃哈哈经销资格。
市面上“娃系”品牌层出不穷,如宗馥莉的叔叔宗泽后推出“益品宗师AD钙奶”,誓要与侄女一较高下。
看得出,各方之间的矛盾要比想象中更尖锐,留给宗馥莉的是一个天崩开局。
01经销商无奈二选一和一年前的以退为进不同,这一次宗馥莉是真的放手娃哈哈了。
直接离职原因是由于商标使用“不合规”,宗馥莉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“娃小宗”。
更深次原因或许是娃哈哈内部派系林立,宗馥莉没有凌波微步周旋在各方势力之中,何况她的每一次动作,都有触碰元老派的风险。
离职后娃哈哈对宗馥莉的态度足够说明问题,宗馥莉希望经销商从2026年起,使用新品牌娃小宗,理由是“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”,但娃哈哈直接下封锁令,要求二选一。
然而宗馥莉底气是很足的,公开资料显示,自2024年起,娃哈哈的经销商体系就经过多轮调整,如宗馥莉曾要求销售公司骨干、管理层转签劳动合同至宏胜。
之后宗馥莉还手起刀落,砍掉了一些年销低于300万元的经销商,顺带着重新规划了合作协议:2025销售年度,西藏、青海2省经销商调整为与拉萨宏胜销售公司合作,黑龙江、吉林、辽东、辽西、北京、冀北、冀南、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、新疆、甘青宁(甘肃、宁夏)共12个市场经销商调整为与杭州宏胜销售公司合作。
这意味着宗馥莉手中是有筹码的,如果强硬对抗,双方最终难免落个两败俱伤。
而且娃哈哈虽然贵为饮料行业龙头,但更像是一个标志性品牌,优质的生产体系、销售渠道以及核心人才大多都掌握在宏胜手中,以净利润数据来看,如今归属娃哈哈集团的利润每年只有1000多万,而宏胜系公司利润多达五十多亿元。
如若失去宏胜系的支持,不亚于自断一臂。
不过这一幕很难发生,毕竟娃哈哈集团公司中,国资占约46%的股权,宗馥莉则持股29.4%,这里有她真金白银的利益所在。
所以新品牌如何与娃哈哈共存,值得宗馥莉和娃哈哈集团仔细思量,打好“散是满天星”这手牌不是个容易事。
毕竟失去宗馥莉,品牌叙事这一块恐怕会面临失血危机,再加上老生常谈的年轻化转型仍旧摆在娃哈哈面前。
02娃系品牌林立在众多“富二代”接班人中,宗馥莉是比较特殊的那一个,她曾提到过不想按部就班的接管父辈事业,或许就早料到扛过娃哈哈集团后的纠葛。
年轻化战略受阻,干脆推出“娃小宗”品牌,换个名字继续卖,不受制于人。
今年5月,宏胜集团陆续申请了45个“娃小宗”商标,但目前商标仍“初审公告”阶段,没有任何产品面市。
有人早就瞅准了这个空窗期,如宗庆后的弟弟宗泽后和娃哈哈的一众老臣们,在2024年底就推出了“宗氏同款”饮料。
还有最近冒头的“娃小智”,几乎是明牌冲着宗馥莉来的,背后的实际操作者就是宗泽后。
资料显示,娃小智将主做矿泉水、八宝粥、AD钙奶、红茶绿茶、蔬果饮料等,而这些品类恰与娃哈哈相似,除了产品端对标,宗泽后还在舆论上公开指责宗馥莉,说她“德艺未修成,难担大任”。
娃小智采取的策略很简单,用实惠政策和经销商交朋友,招商政策显示只要买10万元的货就能拿区域独家代理。
截至2025年10月,娃小智已签约153家经销商,覆盖华东、华南等核心市场,分流了宏胜系约12%的代工订单。宗泽后通过低价与情怀策略,试图在宗馥莉主导的去娃哈哈化进程中,抢占下沉市场的基本盘,其本质是对家族话语权的争夺。
而沪小娃由宗馥莉堂弟宗伟运营,主打原厂生产概念,依托上海娃哈哈工厂的产能,在江浙沪区域市场与宏胜系形成直接竞争。
摆在宗馥莉面前的称得上是个困局,一方面,娃小宗的渠道切换引发老经销商不满;另一方面,宗泽后通过配方相同的宣传,削弱了娃小宗的差异化价值。
这场“宗氏商战”的最终走向,将取决于宗馥莉能否在品牌建设、渠道控制与家族关系间找到平衡点,以及国资、经销商等外部力量的博弈结果。
无论胜负如何,娃哈哈的品牌神话已难再现,中国饮料行业正迎来一个“后宗庆后时代”的全新竞争格局。
03宗氏家族的哇哈哈时代结束了吗首先需要明确一个事实,即便辞职,但宗馥莉在娃哈哈的权力仍在,她仍旧在牌桌上。
回看宗馥莉上任之初,彼时宗庆后刚去世,娃哈哈集团派系林立,错综复杂,急需一个稳定大局的人,不论是股权格局还是外部舆论,宗馥莉都是最适合的那个人。
而第一次辞职,就是娃哈哈集团内部股东对宗馥莉的接任合理性提出了质疑,但内部困境和外部舆论压力,让娃哈哈不得不重新迎回宗馥莉。
过去一年,娃哈哈迎来了短暂腾飞,一方面是建立在人们对宗庆后的缅怀之上的,另一方面与宗馥莉大刀阔斧的改革相关,如采用更简洁的企业经营模式,缩减经销商团队。
但改革是建立在对旧有利益派的动摇之上的,于是咱们看到了一系列企业内部矛盾爆发,其中不少矛头直指宗馥莉。
实事求是的讲,宗馥莉企图彻底掌握娃哈哈的进程是有些着急的,包括让大量工人转签宏胜集团,与经销商团队重新合作以及意图彻底掌握“娃哈哈”商标。
图源:宏胜集团官网
这些矛盾的集中爆发以及商标使用的困难,最终让宗馥莉二次辞职。
坦白的讲,宗庆后留给宗馥莉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局面,不单需要平衡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,还无法掌握绝对话语权。
这也是为什么咱们能看到叔父等长辈会站出来指责宗馥莉,不触碰利益的变革不是好变革。
对于宗馥莉而言,她的基本盘宏胜系依旧稳固,依靠自己能放手大干的企业来做新品牌是无拘无束的。
如今娃哈哈终于不姓宗了,市场上出现了娃小宗、娃小智、沪小娃,这早已不是简单的品牌分支之争,而是家族传承里权力洗牌、市场博弈中利益切割的真实缩影。
曾经承载几代人记忆的国民饮料招牌,究竟会在多方角力中渐渐失色,还是能在新的竞争乱局里拼出一条重生之路,一切还需要时间来解答。
淘配网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